飞禽走兽老虎机

首页 > 公开 > 政府大事记

沙河县党组织的创建及革命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22    来源:沙河报 打印

开栏语: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党史、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共沙河市委党史研究室、沙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学党史跟党走”党史学习专栏,本栏目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集中展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党史故事、沙河故事,本期推出第一篇《沙河县党组织的创建及革命活动》。

中共沙河县委的建立及初期活动

1931年7月,中共沙河县委在沙河城秘密建立。暑假前,直南特委交通杨三朝到大名七师找侯振亚谈话。让侯振亚暑假时回沙河建立县委并任县委书记。侯振亚当时任中共大名县委秘书兼任七师党支部宣传委员。侯振亚于7月回沙河,即和周庠等在沙河城接头开会,建立了中共沙河县委。侯振亚任书记,未设委员。会上研究了在农村发展党员等问题。县委属直南特委领导,下属一个善下村党支部。

县委成立不久,县委书记侯振亚,中共邢台中心县委委员、团中心县委书记周庠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裴清正、赵赞民、张全福、秦风梧等联系,发动了学潮运动。并具体帮助乡师学生向国民党控制的学校当局进行斗争。侯振亚还向学生介绍了保定二师、大名七师闹学潮的情况。学潮开始,侯振亚等人一夜之间在沙河城里大街小巷贴了革命传单,揭露沙河国民党头目郭芾轩和武乾三等人的劣迹。闹学潮的学生向县政府请愿,要求撤换不称职的校长和教师,增加膳费、书费,改善生活条件。县政府未答应学生的要求,学生当即罢课上街游行示威。国民党政府和学校当局对学生的要求竟采取了停止一切供应,立即放假的手段,把学潮镇压下去。并以共党嫌疑、害群之马的罪名开除了裴清正等人的学籍。这次学潮虽然失败了,但使沙河县的知识界和各学校的师生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面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并加紧向华北扩张。而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反共。面对这种形势,县委领导在沙河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一是组织第一高小、女子完小等学校师生罢课集会、游行示威,宣传“九·一八”事变经过,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支持东北爱国官兵和各阶层群众抗击日军,呼吁蒋介石停止反共,共同抗日。如张鸣谦等散发传单,进行抗日宣传。二是抵制、清查日货。号召群众不当亡国奴,不买日货,促使日货充斥的商店关门停业。三是由县委书记侯振亚组织乡师等学校的师生成立了反帝同盟会。四是指导各校组织爱国学生下乡进行抗日演讲和演出。由于受县城师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白错、册井、褡裢等完小也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学生联合会、读书会、商民协会、反帝大同盟等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与此同时,在县委的领导下,沙河县的农民运动持续不断,农民协会也相继成立,到1932年10月,善下村的党员已发展到28名。

中共善下村党支部的建立

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于1931年夏。1931年春,中共邢台中心县委委员、团中心县委书记周庠奉中共顺直省委指示,到沙河、邢台、南和三县交界地带开展农运工作,发展党员,进行党组织的创建活动。

他回到原籍善下村后,在贫雇农中宣传党的主张,灌输革命思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培养,他第一批秘密发展了尹连魁、李富春、程修、尹大臣、程富忠、陈寿6人入党。同年夏,成立了善下村党支部。党支部负责人先后由尹连魁、尹大臣、程修等担任。上级直接领导是周庠、高焕廷。为了避免善下警察所的注意,他们总是半夜里在村东五里地的大桥下接头开会,给党员讲农民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为便于开展工作,党支部置买了办丧事用的棺罩、杠子,对外称“杠子会”。凡穷人家死了人,党支部便以杠子会的名义帮助群众料理丧事。并利用办丧事的机会,向群众灌输革命思想。同时,党支部还制作了大刀、长矛,建立了农民武装。为了减轻穷人的苛捐杂税,党支部还发动穷人和一贯袒护富户的村长赵某进行斗争,勒令他将派款派捐账目公开,凡其贪污和不合理的摊派,一律让其退还穷人。对那些被地主富农虐待和敲诈的长工、短工,党支部秘密支持其对地主进行斗争。凡进行罢工斗争的,支部发动党员和穷人互相救济,保证罢工穷人生活下去。每逢农忙季节,支部还发动党员和穷人互相帮助收种,党支部的活动,深受当地贫苦农民的欢迎。“杠子会”的名声不胫而走。

白色恐怖下的斗争

中共沙河县委和善下村党支部领导人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给反动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同时也引起了敌人的严重注意。国民党当局残暴地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破坏党的组织,致使革命处于低潮。

1932年6月,蒋介石重新纠集63万兵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9、10月间国民党在冀南大举反共。1932年10月初,由于叛徒告密,县委书记侯振亚在大名七师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当时由于与邢台党组织负责联络的胡丰登被捕叛变,驻邢台的国民党三十二军派两个营逮捕了南和中心县委书记高焕廷。接着又包围善下村,逮捕了周庠。善下村党支部的骨干尹连魁等也相继被捕。自此,沙河县委和善下村党支部均遭破坏。

侯振亚、周庠、高焕廷被捕后,先被押在顺德府监狱和三十二军军部受审,后被押往北平草岚子胡同监狱。侯振亚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仍然坚定地回答:“我宁可坐穿牢底,决不屈膝投降。”监狱里虽然戒备森严,但却关不住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的心。在安子文、杨献珍等狱中支部负责人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学习委员会,坚持了艰苦卓绝的狱中斗争。为反抗敌人的自首政策,拒绝登反共启事。为改善生活条件,他们进行了绝食斗争,历时7天7夜,直到胜利。1936年秋,经党中央批准,同意他们集体分批出狱,各自奔赴抗日前线。

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追捕和镇压,并没有吓倒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共产党人,沙河的革命烈火没有熄灭,反剥削、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持续不断。侯振亚、周庠被捕后,邢台四师学生王志民等,继续领导人民群众坚持斗争。1932年秋,国民党政府在沙河县建造了一座造枪厂,所用款项按地亩数向农民摊派。王志民与裴清正等几个进步青年,动员群众首先在留客、东户、十里铺、孔庄、大村等数十个村庄,组织起农会,发动群众到县府请愿告状,终于取消了此项负担。为了宣传教育群众,王志民组织了一个“农民呼声社”,出版了名叫《紫外》的月刊杂志,王志民任主编。《紫外》的月刊杂志内容主要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农民的痛苦,指出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道路。为了反抗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沙河人民特别是册井、渡口、白塔、褡裢、沙河城一带的农民,多次开展了抗捐抗税和向地主借粮的斗争。

(中共沙河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